写简历找工作 发职位招人才
中国博士人才网 > 科研院所招聘 > 高校科研机构招聘专栏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诚邀优秀青年人才申报2025年海外优青项目

日期:2025-08-08来源:中国博士人才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一所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浙江省、杭州市及滨江区三级政府共建的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以“建设信息领域世界一流技术创新平台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为使命,积极构建从应用基础研究到技术产业化“纵向贯通”的创新和研发体系以及创新、人才、资金、产业四链“横向融通”的创新生态,力争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研究院依托北航“空天信”特色学科优势,聚焦“量子传感、低空安全、具身智能、空间智能”四大方向,设立了以两院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八大研究中心和16个前沿创新平台。

一、项目定位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21年起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支持政策

(一)薪酬福利: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具体一事一议,入选后额外享受国家资助生活补助50万元,省、市、区资助生活补贴450万元;根据人才意愿,入选并入职满一定期限(不少于1年)后,可直聘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职岗位,编制和劳动关系调入北航;

(二)科研保障:根据加盟人才的实际需要,在科研经费(研究院按照国家资助额度1:2匹配经费,最高可达600万)、办公及实验室空间(不少于200㎡)、团队配备(支持组建“博士后2人+工程技术人才2人”的创新团队)、研究生招生(每年2名)指标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和保障;

(三)激励评价:建立基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重大应用的晋升评价导向,实行多元化、市场化的评价体系,最大限度激发团队的创新活力;

(四)创新创业:重视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依托杭州地方政策和优势,最大限度激励人才在技术成熟时带成果创业;

(五)发展通道:配备国家级人才担任职业导师,可申请北航岗位体系,聘任硕博导资格并给予招生指标,拥有浙江省和北航职称评审双通道;

(六)安居保障:在院工作期间,拎包入住滨航景庭150㎡人才公寓;入选者可认定杭州市B类高层次人才,符合条件者可享受杭州市政府提供的200万元购房补贴;

(七)关爱家人:积极保障加盟人才子女就学(区顶级学校)、配偶工作(协助解决)、父母养老问题(医疗保险),重点人才重点保障,为就职人才解除后顾之忧;

(八)便捷服务:对人才落户、补贴申领、人才认定、科研项目等,研究院将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人才及团队成员申报各级各类科研/人才项目,助力就职人才开启全新研究院生活;

(九)其他福利:另有10大类、24项人才福利,涵盖就医保健、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父母康养、政务绿通、商务出行、文旅休闲、商贸优惠、工会疗养和青少年活动等。

三、申请条件

(一)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二)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四、引进方向

研究中心

研究平台

研究方向

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研究中心

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研究室

大型磁屏蔽仓、量子精密测量装置与仪器、芯片化量子传感、高端零磁医疗装备、零磁医学、零磁生物、零磁材料等零磁科学和地磁监测仪器与系统技术

微电子与信息材料研究中心

传感材料与智能微系统研究室

智能传感材料与微型元器件、智能传感芯片设计与制造、智能传感系统与传感网络、“非硅基”微纳集成技术与装备

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飞行器智能自主系统研究平台

仿生自主组合导航系统、飞行器安全自动驾驶技术、空中灵巧操纵无人系统

视觉感知与机器智能研究及应用平台

高精度3D视觉成像、多模态感知、领域大模型、智能系统

智能感知技术与系统创新研发平台

视频监控智能感知、嵌入式智能计算

精密仪器与智能特种机器人技术研究及应用平台

智能特种机器人设计与仿生控制技术、生物信号检测与意图识别、精密定位与微操作技术

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研究中心

大数据与工业智联网技术研究室

工业互联网、机器人操作系统、大数据与智能软件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系统平台

内嵌安全增强新型PLC关键设备、工业互联网攻防对抗安全靶场、协同制造机器人系统安全演训平台

智能化软件开发技术与环境平台

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化软件开发、关键软件研发应用

综合交通大数据研究中心

立体交通大数据智能分析研究平台

协同空中交通管理、航空运输规划、城市空中交通(UAM)、低空空域规划与协同运行仿真、基于大数据和AI的智慧民航信息服务、有人/无人机融合运行

毫米波感知与智能监控研究平台

聚焦毫米波感知处理与融合识别等研究方向,包括:高分辨率雷达信号处理、雷达目标跟踪、实时毫米波近场三维成像、SAR高分辨成像、AI雷达目标识别、实时信号处理、多传感器融合、毫米波多核异构芯片设计等方面

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

空天地一体化应急保密通信研究平台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AI安全

区块链与安全计算研究平台

区块链、密码学、博弈论

密码与数据安全项目组

密码及其应用、数据安全、隐私计算

智能交通研究中心

智能交通技术与系统研究平台

车联网信息安全、自动驾驶监管、交通云脑

 

五、报名方式

依托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申报项目的优秀人才可直接将简历发送至邮箱buaahz_hr@buaa.edu.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 ),研究院收到后会及时进行后续深度沟通。达成申报意向后,研究院将按照申报人意愿或研究方向匹配相关领域专家“多对一”申报指导,全链条精准服务,全方位支持保障。

依托研究院申报未入选者,可申请研究院各类人才计划和其他国家级、省级、市级人才项目,入选后可提供相应支持。

联系人:史老师,联系电话13082818108(微信同号)

郭老师,联系电话19957890995(微信同号)

北航杭研院官方网站:

http://hzii.buaa.edu.cn/